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调味品赛道业绩分化 复合调味品受宠 下半年原料

来源:中国调味品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8-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下半年原料成本情况尚待观察从成本端来看,原料价格能否回落仍然有待观察。千禾味业上述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公司原材料主要是大豆、包材等,目前成本价格方面还是跟今年一季

下半年原料成本情况尚待观察从成本端来看,原料价格能否回落仍然有待观察。千禾味业上述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公司原材料主要是大豆、包材等,目前成本价格方面还是跟今年一季度差不多。边婷婷指出,今年大豆种植面积扩增18.25%,但目前产量和质量均不确定。同时她告诉财联社记者:“东北新季大豆种植成本提升,新季大豆若价格过低,农户或产生惜售心理。新季中储粮大豆收购价格和收购量存在不确定性,在成本的支撑下新季大豆价格不至于过低,届时价格跟随中储粮的收购价格有所调整。”不过需同时注意到,6月中下旬以来,豆油、菜油等油脂类原料价格迎来下行,糯米、辣椒等价格也有所改善。国盛证券食品饮料团队日前发布研报指出,从趋势来看,Q3大豆价格有望环比改善,豆粕价格今年4月起下行;包材方面,2021Q4起玻璃价格持续回落,今年以来瓦楞纸价格整体平稳,PET价格6月有所回落。伴随原料包材价格逐步回落,酱油、食醋、复合调味品等多数品类下半年有望迎来成本拐点。(编辑 刘琰) 本文源自财联社记者 吴蔚玲

财联社7月30日讯(记者 吴蔚玲 方璐)供应链干扰、原材料价格上涨,上半年调味品企业业绩分化明显。承压之下,优化营销渠道、发力复合调味品,成为部分企业盈利增长的重要助推力。

调味品H1业绩“冰火两重天”截至发稿日,申万调味发酵品行业16家公司中,已有6家公司发布了业绩预告或半年度报告。财联社记者梳理统计发现,从已披露的业绩公告来看,上半年调味品行业“冰火两重天”。佳隆食品()上半年预亏,安记食品(.SH)预计净利润同比下降54%以上,宝立食品(.SH)净利润同比下降7%-17%。而天味食品(.SH)、千禾味业(.SH)则大幅预增,此外主营氨基酸系列产品的梅花生物(.SH)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5.75亿元,同比增长156.45%。在对业绩下滑的解释中,原材料价格上涨是普遍因素。财联社记者致电佳隆股份、安记食品证券部获悉,上涨的原材料主要是味精、盐等各类大宗商品。而业绩上涨公司,则“各显神通”。千禾味业指出,上半年公司积极开拓市场,优化营销渠道,市场竞争力提升,销售规模扩大。今年6月份的一则互动易显示,公司已有部分酱油、食醋、料酒产品在东方甄选平台销售。对于天味食品,国君证券一则研报指出,公司上半年收入增长,主要受益于小龙虾调料放量。今年针对小龙虾调料,公司先入为主提前1个月推出新品,同时大幅增厚渠道利润空间从而提振渠道积极性。对此,财联社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天味食品证券部,其工作人员告诉财联社记者:“(小龙虾调料)上半年卖得还可以。今年本身小龙虾也有一点降价,所以调料卖得好一点。”

财联社记者多方采访获悉,多家业内公司聚焦发力复合调味品以寻找新的增长点。成本方面近期也偏利好,包材价格趋于稳定,主要油脂价格出现回落。不过,上海钢联大豆分析师边婷婷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近一个月南北大豆价格走势均出现下滑,但展望下半年,新季大豆上市后价格走势仍有待观察。

新品拓展聚焦复合调味品对于新品类的拓展,业内企业纷纷将目光聚焦到了复合调味品上。主营各类香菇调味酱料的仲景食品(.SZ)目前已推出了8款快手招牌菜调味料,分别针对麻辣鱼、黄焖炒鸡、藤椒肥牛、辣椒炒肉等家常菜。仲景食品在产品推介中表示,上述菜品调味料满足了快节奏生活下,大众对品质的追求。日前恒顺醋业(.SH)定增落地,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公司本次拟募资17.9亿元,其中2.3亿元用于年产10万吨复合调味料建设项目。恒顺醋业董事长杭祝鸿在6月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说,公司未来的收入增长点在其他品类上的拓展以及主营产品加速在餐饮电商渠道的深度拓展。前述天味食品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下半年将迎来火锅调味料的旺季,从三季度开始就已经在为冬天旺季做准备。“其实上半年不是我们的旺季,下半年才是。小龙虾调料只是补充相对不是那么旺季时的产品。”千禾味业证券部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公司的复合调味料产品在初期阶段,目前仅在网上销售。财联社记者在某平台的公司旗舰店上看到,目前千禾味业线上已上架麻辣小龙虾、麻婆豆腐、回锅肉等多款复合调味料。此外,财联社记者近日走访华润万家等线下超市观察到,当前超市已上架多款复合调味品。产品推广方面,个别品牌配有专门的促销员,部分产品如李锦记麻辣香锅、酸甜糖醋汁还专门配有“海底捞调味料”的个性化标签。

文章来源:《中国调味品》 网址: http://www.zgtwpzz.cn/zonghexinwen/2022/0801/1173.html



上一篇:“嘌呤大户”被揪出,不想尿酸升高引发痛风,
下一篇:跑步听歌还要带手机?南卡Runner Pro 3让你轻松上

中国调味品投稿 | 中国调味品编辑部| 中国调味品版面费 | 中国调味品论文发表 | 中国调味品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调味品》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