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调味品版面费是多少[04/29]
- · 《中国调味品》投稿方式[04/29]
- · 《中国调味品》数据库收[04/29]
- · 《中国调味品》期刊栏目[04/29]
调味品涨价热潮下,醋企在求生(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随着新玩家的加入,传统的食醋企业正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加上食醋本身门槛低的特点,又使得醋企们很难凭借过硬的技术优势进行壁垒保护,只能眼睁睁
随着新玩家的加入,传统的食醋企业正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加上食醋本身门槛低的特点,又使得醋企们很难凭借过硬的技术优势进行壁垒保护,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竞争者们扩大市场份额,不断缩短与自身的差距。
作为食醋行业的龙头和唯一A股上市醋企的恒顺醋业也随即宣布涨价,拟对部分产品的价格进行调整,上涨幅度从5%-15%不等。
在过去三年及2021年上半年里,紫林醋业的原醋产能利用率分别是99.67%、87.44%、82.88%和80.19%。即便紫林醋业对此有所解释,但是产能利用率的下滑着实难令市场满意。据紫林醋业前三季度预测,营收、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下滑2.36%、29.57%、32.84%。在业绩承压下,紫林醋业如此表现,即便是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也难取得投资者的欢迎。
据恒顺醋业募资公告显示,募资金额将会用于食醋、料酒、调味品等项目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等八项内容。虽然募资金额比较大,但产能扩建仍需要时间,短期内仍难看到募资扩产所带来的业绩影响。
再者涨价的效果一般也需要较长的周期才能有所呈现,证券机构也认为恒顺醋业的涨价效果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看到。即使是此次涨价会好于往期表现,恒顺醋业短期内也很难看到涨价效果。
首先是食醋的使用量有限。在家庭烹饪以及和餐厅使用量上,食醋的使用量相比酱油仍有很大的差距,无论是应用场景,还是本身对于菜肴风味的叠加,酱油的需求远大于食醋,何况不同人群对于醋的接受度,相比酱油也有着很大的差异。
食醋的整体推广也就更加局限,食醋自身口感口味的差异也就决定了同一种食醋,不同的人选择并不一样。人们对于食醋不同口味的要求,实质上是人们口味的不一致,也就导致了同一种食醋的市场接受度会随不同口味的人产生巨大的差异。
其次则是食醋本身有着很强的区域性。比如,山西地区食醋品牌紫林与水塔、宁化府等品牌在口感上就有区别,不同的消费者自然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那一款产品。像恒顺醋业主营区域是华东地区,紫林醋业更集中在华北地区。
截止到三季度末,恒顺醋业账上的货币资金已经减少至1.42亿元,环比下降了68%。为了解决当前业绩下滑的难题,恒顺醋业先涨价后募资,但是真的能如愿以偿吗?
不久后,恒顺醋业又再发募资扩产公告,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3亿股股票,预计募资金额不超过20亿元。
千和味业、李锦记、益海嘉里等企业也在食醋行业布局,比如,千和味业和益海嘉里均有收购食醋企业。这些跨行企业们凭借着自身行业的优势,经营的食醋产品都有着不错的市场反应,尤其是打造调味品品类的集合和拓展,有效地扩大了自身经营增长空间。这些竞争者们强有力的闯入,对于以食醋为主的恒顺醋业们很难算是好消息。
然而截止到目前,紫林醋业上市并没有新的进展。很可能紫林醋业几次三番的上市失败,也给此次上市带来新的变数,毕竟讲好资本故事也需要好的业绩作为铺垫。
涨价对于大的醋企可能还算是办法,但对于小作坊式企业却显得力有不逮,毕竟贸然涨价的后果很可能是被市场抛弃。
而恒顺醋业业绩大幅下降也离不开各种费用的支出,尤其是销售费用的支出。财报显示,三季度的销售费用率达到23.51%,同比增加11.76%;前三季度销售费用支出为2.2亿元,同比增长11.11%。
自四季度以来,调味品掀起了一轮涨价潮。
招股书显示,紫林醋业的营收主要来源是食醋系列产品,其营收占比超过九成。紫林醋业在过去三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分别是5.06亿元、5.47亿元、6.2亿元、2.97亿元;净利润分别是0.80亿元、1.04亿元、1.01亿元和0.41亿元。紫林醋业的营收虽有所增长,但是净利润表现确实有些差强人意。
与调整价格一样,恒顺醋业募资扩产也是较长时间内才能看到业绩的增长效果。而恒顺醋业在去年的财报中披露了2021年的业绩经营目标,希望主营调味品营收同比增长13%到21.91亿元,扣非净利润达到3.22亿元,同比增长13%。
文章来源:《中国调味品》 网址: http://www.zgtwpzz.cn/zonghexinwen/2022/0908/1185.html
上一篇:调味品企业百味斋被申请破产清算
下一篇:王守义十三香调味品集团已注册商标至“三十九